【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中国校外教育
曾用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主办:中国儿童中心
主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ISSN:1004-8502
CN:11-3173/G4
语言:中文
周期:旬刊
影响因子:0.43235
被引频次:130261
期刊分类:理论与管理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情境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或表演艺术,能够达到与学生心灵上的共鸣的有效方法。实践表明,情境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让

情境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或表演艺术,能够达到与学生心灵上的共鸣的有效方法。实践表明,情境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一、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语文教学的意义(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了对语文的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情境教学与传统教学行成了鲜明的差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境,恰到好处地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听课,感受文本中的人物的悲欢离合,对于开发创造性思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创设“情境教学”法,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利用情境教学,感知文本内容,理解文本内涵,深化文本蕴意,生成教学效果,它能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起重要的作用。

2.高度特异性的黄河口湿地生态资源。黄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万公顷,是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栖息地。区内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有白天鹅、丹顶鹤等283种鸟类,被誉为珍禽的乐园;野生植物达393种,柽柳、天然芦苇荡成为一大独特的景观。整体上讲,旅游资源广布整个保护区,且分布比较集中,类型多种多样,旅游资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较高,具有一定垄断性,且彼此连接有序,已形成系列性的生态旅游产品。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

情境式教学,可以把班级人数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工明确,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小组成员间能否建立起积极的互动关系,每个人能否明确并积极承担在共同完成任务中个人的责任,都有赖于教师对班级学生的合理分组。在实践操作中可以施行双向选择,即组长选组员,组员也可择组长,只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可。在情境表演和课本剧的表演中,需要每个成员认真配合,协调工作,才能完成预期的目标,剧本和道具也是同学们自己动手做的。这些合作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全班同学形成一股合力,让学生加入到情境剧的探究表演过程中,从而渲染了学习气氛,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孔子虽然倡导礼,但他所说的礼已不仅仅是原本意义上的周礼了。在礼的实践上,孔子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对个人而言,礼是道德主体道德实践的规范和准则;对于社会而言,礼是道德主体实践和谐有序的家庭、社会结构;对道德的主体的实践域(伦理场或道德域)而言,礼是推动道德主体境界、伦理整体的发展的工具和纽带。

二、情境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学策略(一)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多媒体或视频,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将课本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课堂充满活力。例如在学习《西沙群岛》一课时,课本上的插图很难满足学生对西沙群岛美景的渴望,根据此学情, 我通过网络我收集了许多关于这一课的图片,制作成PPT,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演示,形象生动的画面立即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学们对神奇的岛屿有了强烈的向往,我顺势成功导入了新课,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渲染良好的课堂氛围,当然这和提前的认真备课密不可分。

(二)熟读、精读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凸显情境

文本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的载体,是课堂内容的核心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文本千万不敢丢,否则就不是语文课了。语文课不能离开课文,文本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结构。三维目标的落实主要依靠对课文的探究,而文本的资源是教科书。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领读,齐读,诵读等形式,让学生领略语言的韵律之美,教师通过情境式教学,让学生体会诗歌的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文学的意境美,而情境教学法充分应用语言的魅力,能够把文学的诗情画意表现的淋漓尽致,它比绘画和音乐更善于传达人的情境和思考。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精读课文,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意蕴和精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来凸显情境。

(三)情境再现,还原意境

教师组织学生编写课本剧,通过艺术表演或语言对白,让学生把文本转化成情境,创设语言阅读情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更是师生互动、参与的舞台。在文本表演和对话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体会人物的个性,对渲染意境起到催化作用,而教师的支持与鼓励则是顺利完成任务的前提和保障,例如我在教学《将相和》一课,该课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我通过组织学生编写课本剧,由我担任总指挥,把人物形象进行分工,参与的同学认真分析角色,记忆台词。同时指导学生表情、示范相关的动作规范,通过真实的情境再现,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秦王和蔺相如作斗争时的场景与尖锐的矛盾冲突,把原来冰冷的文字变得有血有肉,富有语言的灵魂,学生在表演实践中不仅体验了课文中的角色,还加深了内心的情感体验,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文章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网址: http://www.zgxwjybjb.cn/zonghexinwen/2020/0928/405.html


上一篇:打造烟台校外培训新地标 状元街-港城教育文化产
下一篇:师情话忆?|刘彦:播撒智慧阳光 润泽心灵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