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中国校外教育
曾用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主办:中国儿童中心
主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ISSN:1004-8502
CN:11-3173/G4
语言:中文
周期:旬刊
影响因子:0.43235
被引频次:130261
期刊分类:理论与管理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新常态下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摘要: 文章首先对新常态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了概述,然后提出了新常态背景下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路径,包括更新教育理念,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全面了解学生,加强德育

摘要:文章首先对新常态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了概述,然后提出了新常态背景下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路径,包括更新教育理念,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全面了解学生,加强德育工作的前瞻性;建立班级文化,增加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创新教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

关键词:新常态;班主任;德育工作

学生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而德育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点,班主任在学生德育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把德育摆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对于班主任来说,找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进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其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新的教育常态,班主任要立足实际、与时俱进,完善与创新德育工作开展路径,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新常态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概述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带动行业技术、行业理念快速更新换代,其中包括教育行业[1]。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教育信息化理念应运而生,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形式备受推崇,促进各个阶段各项学科开展教学改革。目前,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工作已经开始,改革创新的足迹遍布教育及其管理的每一个角落。德育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受到了教育改革浪潮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势必要积极创新工作途径,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常态,满足学生工作要求。德育工作除了面临教育改革这一新常态外,面对的学生群体也发生了一定变化。现在的学生是’00后、’10后,是一群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子,他们性格独立,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受他人规劝,无形中加大了班主任德育工作难度。而且由于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更容易接触到不良的信息,在这样的信息侵袭下,学生思维上有绝对化、碎片化的倾向。另外,对于单亲、留守家庭的学生来说,课外德育基本处于“真空”状态,这给班主任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不利于学生德育工作的推进。面对教育新常态,班主任德育工作要做出调整,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这样才能创造德育工作的有利局面,使德育切实发挥作用,引领学生的思想、精神、行为等各个方面健康成长,成为品德优良的人。

二、新常态背景下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路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对德育理念进行完善、创新,坚持科学合理的德育理念,可增加德育工作的科学性[2]。第一,坚持生本理念。德育工作展开过程中,班主任始终坚持生本理念,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贴近学生组织德育活动,围绕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开展具体的德育,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修身养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和精神品质。第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德育工作。开展德育工作时,班主任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结合学生的思想水平、认知规律等安排德育活动。同时,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德育活动,这样才能增加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如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学生因为父母在身边的时间少,长时间在缺少爱的环境下生活,不可避免地有着与双亲家庭学生不一样的心理状态。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应采用符合他们心理状态特征的德育手段,实施差别化、针对性强的德育。(二)全面了解学生,加强德育工作的前瞻性。学生是德育工作的对象,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是德育工作开展的基础,所以班主任应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地了解学生,以便结合学生的情况及其存在的不良思想状态、不规范的行为开展德育,加强德育工作的前瞻性,把一些潜在的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第一,班主任应加强交流互动,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是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前提[3]。在信息时代,班主任可通过QQ、微信、电子邮箱等渠道与学生互动,创新沟通渠道,尽可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班主任还可与学生建立朋辈关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平等地与学生对话,这样的人物关系更易于学生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对于学生来说,一旦他们心里对班主任不设防,没有抵触情绪,班主任就能比较容易地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第二,班主任学期末通过专业的评估表对学生进行思想鉴定和行为考核,再运用现代信息工具与学生父母亲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反馈信息,关注学生思想道德情况,从而全面了解学生,加强德育工作的前瞻性。(三)建立班级文化,增加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班级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班主任可借助这些文化形式育人、教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第一,通过物质文化育人。教室摆设要整齐,各种设施洁净明亮,通过打造舒适环境,营造一定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物质文化下,学生能够保持比较愉悦的心情,有助于班主任进行道德情感培养。第二,通过精神文化育人。班级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影响。班主任要建立良好的班级精神,积极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抵制个人主义,培育积极健康的班级精神文化,渗透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第三,通过制度文化育人。对于人而言,制度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班主任要根据校规、校文化,结合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特点等建立系统化的班级制度,对学生不当的观念、行为等进行约束,如建立奖惩制度,每当学生做出违反制度的行为就实施惩罚,反之则给予奖赏,做到优奖劣罚、奖罚分明,以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展开。(四)创新教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班主任应对德育方法进行创新,使德育活动高效展开,发挥其应有的育人、教化、感化、引领等作用[5]。第一,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为了有效展开德育工作,班主任应勇于创新改革,结合学生兴趣和德育目标组织设计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创新德育载体,增加德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对于学生而言,倘若对德育活动不感兴趣,其很难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并受之感化。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创新思维组织形式各样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如组织全班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理念。第二,通过鲜活的时事案例引导学生,达到德育的目的。班主任可以和各学科教师合作,搜集学科内的哲理故事、人物传记、法律案例、时事新闻等与德育相关的内容,通过课内渗透、课外拓展的方式将德育落到实处,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最终达到德育目的。


文章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网址: http://www.zgxwjybjb.cn/zonghexinwen/2020/1027/468.html


上一篇:游戏教学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下一篇: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策略探析